5月16日—18日,由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網信辦、科學院、工程院、中國科協和天津市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世界智能大會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舉行。
本屆大會圍繞「智能時代:新進展、新趨勢、新舉措」,設置 3 場主論壇和 20 余場專題論壇,跟蹤智能科技與產業創新前沿,發現智能經濟與可持續發展洞見,提出智能社會與美好生活的方略,推動智能科技成果的完善、落地和共享。
SAP中國區副總裁兼首席數字官彭俊松博士受邀出席大會,在云制造專題論壇做「數字化制造的新趨勢」的演講。彭博士指出,數字技術正對全球經濟產生巨大影響。麥肯錫全球研究院對數字化經濟的規模以及數字技術所創造的價值進行了評估,提出到 2025 年,數字技術的創新可能帶來全球 50% GDP 的增長,相當于每年3萬億--5萬億美元的貢獻,數字化可顯著提升各行各業及整個經濟的生產力。其中,以數字化雙胞胎、數字直連、大數據分析、新型工廠結構、無人干預運行等 5 大類 15 項數字化技術對于數字經濟的影響最為顯著,帶來了制造業的巨大變革。
以3D的打印和眾包技術為基礎的
分布式制造引起制造方式的新變革
源自工業 4.0 的數字工廠建設浪潮正在從德國向全球擴展,數字化工廠可以為企業帶來明顯的投資回報,成為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2014 年德國工業 4.0 報告中提到,工業4.0的技術路線是從「集中式控制」轉向「分布式控制」,然而,從 2015 年開始在國內流行和被宣傳的數字化工廠案例中,卻很少看到這方面的體現。進入到工業 4.0 誕生第五個年頭的 2018 年,以汽車工業為先導,第三代數字化工廠終于揭開面紗。
第二次工業革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工業 2.0,其標志性技術之一就是福特汽車的流水線生產。時至今日,這種生產方式被各個行業所借鑒,并在老福特的那套流水線上做了很多改進。但是,這種生產方式也有很多缺陷,對生產的產品的配置能力(數量、類型等等)有不少限制,并且整條生產線的容錯能力低,很容易產生限制整條產線的瓶頸。工業 4.0 的分布式控制恰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在工業 4.0 時代,汽車工業又一次成為技術變革的領袖。 在這次的漢諾威工博會上,SAP 推出了第三代的開放集成工廠OIF(Open Integrated Factory)。OIF 3.0在1.0 和 2.0 的基礎上,繼承了垂直集成和產品定制化生產的概念,引入了正在研發和創新中的無流水線生產調度的「動態模塊化生產」技術。采用了這種動態模塊化技術,可以讓企業在實現更多的產品變量的同時,讓生產效率得到顯著提升。對于高度發達的德國汽車工業,這將是一次巨大的飛躍。而汽車工業利用工業 4.0 技術對于傳統流水線生產的擯棄,代表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發展方向。我們期待在不久的將來,國內也會有類似的數字化工廠案例出現。
圖:《工業4.0最終工作報告》中的展望正在逐漸變為現實
以3D的打印和眾包技術為基礎的
分布式制造引起制造方式的新變革
正如分布式計算對傳統IT產業所帶來的變革一樣,以 3D 打印和眾包技術為基礎的分布式制造也將對傳統制造業帶來新一輪革命。Gartner 推斷的 3D 打印技術成熟度曲線顯示,目前企業級 3D 打印技術已經步入成熟期。隨著 3D 技術的成熟,傳統工廠將逐漸消失,生產制造將從大型、復雜、昂貴、冗長的工業過程中分離出來,3D 打印技術將使得任何計算機都能成為優秀的生產工廠,人們將以新的協作方式進行生產制造,制造過程將發生深度變革。
3D 打印技術給分布式制造帶來顯著優勢,未來可在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發揮更加全面的作用。SAP 在 2017 推出了一款新的應用程序 — SAP分布式制造(SAPDM)。SAPDM 是物聯網(IoT)產品 Leonardo 的一部分,SAPDM規范化并標準化了 3D 打印業務流程。提供了一個云平臺,使得制造商、3D 打印服務商、3D 打印材料供應商以及OEM提供商等在這個平臺上進行設計協作、質量管理協作、溝通協作、報價采購協作等。此軟件可以實現 3D 打印與數字制造的無縫銜接,最終實現服務商與客戶的合作創新。
以數字化董事會和供應鏈控制技術為支撐的實時控制經營中心成為縱觀企業全局的控制塔臺
數字經濟時代,制造企業轉型的關鍵在于對數據的應用和處理,大數據分析成為企業轉型升級的「金鑰匙」。人、產品、系統、資產和機器之間建立了實時的、端到端的、多向的通訊和數據共享;每個產品和生產流程都可以自主監控,感知周邊環境,并通過與客戶和環境的不斷交互自我學習,從而創造出越來越有價值的用戶體驗;企業也能實時的了解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并及時做出反應。這種基于數據的智能化給制造業帶來的變化不僅是生產效率的提升,還在傳統的產品之外衍生出新的產品和服務模式,開辟全新的增長空間,制造業的運營模式和競爭力會被重新定義。SAP 推動的數字化董事會解決方案能夠為企業領導者提供可靠的統一企業視圖,實時提供情境信息、即席報告和假設分析;最重要的是,業務指標視圖讓他們既能了解全局,又能向下深度鉆取企業的邊緣信息,并查看任意指定業務線或部門的詳細職能。這樣,他們就能制定更明智的決策,并推動未來變革。在數字化董事會和供應鏈控制技術支撐下,實時控制經營中心成為縱觀企業全局的智慧大腦。
圖:企業實時控制經營中心的作用
最后,彭博士總結說,SAP 已經轉型成為一家全球領先的云計算公司,利用先進的數字化技術打造應對復雜變化的智慧企業。與彭博士一同先后發言的,還有來自中國工程院鄔賀銓院士、倪光南院士等專家學者,以及來自航天云網、海爾、聯想、GE、阿里云、中國電信、中軟國際等企業的高管和專家。
TransInfo斯凱普斯是SAP Business One 制造業核心合作伙伴,專注上海/杭州/廣州/深圳等地SAP ERP軟件SAP制造業ERP軟件、 SAP機械行業ERP軟件 、鑄造行業ERP軟件實施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