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ERP物料管理的內涵和目標
在ERP系統中,“物料管理”與通常所說的“庫存管理”的含義不盡相同,物料管理具有更廣泛、更深刻的含義。
任何一個制造企業的生產活動都是先從廠外購買各種物料,然后在廠內使用這物料組織生產,形成產品,銷售出廠。在各個環節中的所有各種物料相互之間具有聯系,都屬于ERP系統物料管理的范疇。
任何一種物料都是由于某種需求而存在,因此,必然處于經常流動的狀態,而不應當在某個存點長期滯留。不流動的物料是一種積壓和浪費。如果倉庫內某種物料長期積壓,可能是由于產品設計已經修改不再需要這種物料,或者由于其他物料出現短缺,使得不能配套裝配。
一個制造企業的生產過程實質上是一個物流過程。所謂生產計劃,實際上是物料流動的計劃。計劃的對象是物料,計劃執行的結果也要通過對物料的監控來考核。說完成了生產計劃,必定伴隨著物料數量、形態和存儲位置的改變。任何物料都必定存放在定的空間位置上,這些存儲位置就是對物料的監控點。對計劃執行情況的監控,對物料狀況的反饋信息,主要來自這些監控點。計算機終端或數據采集裝置往往就設在這里。物料管理強調對物料的存儲、傳送、數量和狀態的變化等信息的管理。
如果說計劃管理是ERP系統的主線,那么,物料管理就是ERP系統的基礎,因為它提供了計劃管理的監控和保證手段。
對物料管理來講,物料就是資金。而資金是有時間價值的。使用了資金,就要體現利潤。在機械產品成本中,物料成本占45%-75%。因此要強調庫存物料的價值觀,要縮短生產周期,加速庫存周轉以降低成本,提高資金利用率。國外對庫存管理水平用庫存周轉次數( Inventory turnover )來考察:
庫存周轉次數=全年售出或物成本/全年平均庫存價值
這里不用全部流動資金來計算,只是用其中庫存資金所占的部分,因為這個指標主要考察物料管理水平。國外機械工業的庫存周轉次數一般為2~6,準時制生產條件下則還要高得多,可以達到10以上,例如,日本豐田汽車公司達到25。
物料管理就是要保證物料流動暢通,物料在正常流動說明計劃在正常執行。一般來說,企業的效益是隨物流量和物流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保證物料正常流動,直接體現企業的效益。
任何物料的存在都是由于某種需求,這是MRP的基本點。一種物料的消耗量受另一種物料需求量的制約。購進原材料是為了加工成零件,而生產零件又是為了裝配成產品。從大范圍來講,個企業的產品,可能是另一個企業的原料。這種相關需求不但有品種、規格、性能質量和數量的要求,而且有時間的要求。在不需要某種物料的時候,要避免或減少過早地保留庫存;在需要的時刻,又必須有足夠的庫存來滿足需求。所以,物料管理的目標就是在降低庫存成本、減少庫存資金占用的同時,保證物料按計劃流動,保證生產過程中的物料需求,保證生產的正常運行,從而使產品滿足市場需求。從表面上看,這似乎是兩個互相矛盾的月標,而物料管理的任務就是要處理好這一對矛盾。在MRP環境下,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TransInfo斯凱普斯是SAP Business One 制造業核心合作伙伴,專注上海/杭州/廣州/深圳等地SAP ERP軟件離散制造ERP、 設備制造行業ERP軟件 、鑄造行業ERP軟件實施服務。